圖為進入巍山縣委縣政府側門。 王艷龍 攝
圖為巍山縣委縣政府院內的一棟辦公樓。王艷龍攝
圖為大倉中學教學樓。王艷龍攝
中新網云南巍山11月23日電 (王艷龍)別看縣委、縣政府“蝸居”在老宅里,辦公室十分擁擠,可投資上億元的學校已經建成了當?shù)貥酥拘越ㄖ颇衔∩揭妥寤刈遄灾慰h以“窮縣辦富教育”的發(fā)展思路,踐行民族地區(qū)教育夢。
“別的不說,以前,我這雙皮鞋就從來沒有干凈過。”談起當?shù)亟逃兓?3日,巍山縣大倉中心學校校長姚子雄,直呼變化太大。
姚子雄回憶,以前,他在大倉中學任教,學校學生睡大通鋪,外面下大雨,里面就是小雨。進校到道路為土路,唯一的運動場用煤渣鋪設,一到天晴刮風,就要遭遇“沙塵暴”襲擊。
大倉中學是巍山當?shù)匾凰湫偷泥l(xiāng)鎮(zhèn)農村中學,學校現(xiàn)有學生近1300人。近三年來,該所中學投資高達2000多萬元,今年還將陸續(xù)投入698萬元建設綜合樓、宿舍和餐廳。同時,控制接待經費,增加培訓經費,大量外派老師培訓,提升學校軟硬件。
姚子雄稱,該校2/3的教室已經是多媒體教室,并設學生食堂、男女生宿舍,塑膠體育場和配備專業(yè)的體育設施。“鋼琴都有兩架,這是了不得的了!”他認為,大倉中學現(xiàn)在已經是一所典型的農村書香校園。
大倉中學的變化,得益于巍山縣重教育、重民生之舉。“本級財政這幾年對教育投入預算都超過了1000萬元,2013年達到了4500萬元,這不包括教師工資。”巍山縣委書記常于忠稱,該縣可支配財政就幾億元,但巍山對教育投入毫不吝嗇,今年8月還貸款3000萬元,用于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等。而對教師的激勵資金,2012年到現(xiàn)在翻了4倍。
巍山縣是國家級貧困縣,2014年財政總收入為51217萬元,增長1.7%。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73314萬元,增長15.4%。作為南詔的發(fā)祥地,和茶馬古道的重要樞紐,巍山也一直有重教的傳統(tǒng),當?shù)匾凰袑W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
記者走訪巍山發(fā)現(xiàn),當?shù)乜h委政府擠在古城區(qū)的老宅里,院內多棟低矮的辦公樓有蘇式建筑烙印,部分樓房已經浸染苔蘚,一間約10平米的辦公室內有三四名辦公人員。而當?shù)貙W校寬敞明亮,多為地方標志性建筑。
巍山縣教育局官員沈育姣介紹,在當?shù)兀∩揭恢小⑽∩轿娜A學校等,投資建設均超過1.2億元。近幾年巍山縣每年對教育的投入在5億元,加上上級投入超過10億元,但作為教育主管部門,教育局還是租借場地辦公。
常于忠說,按照國家底線指標,該縣已經達到了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水平。“教育水平超過了地方經濟發(fā)展水平。”
巍山縣明德小學校長張美娟告訴記者,明德小學已經有很漂亮的教學樓和辦公樓,而且馬上要建設塑膠跑道、籃球場,令人期待。但她也希望在信息化教育方面能有更多的投入,“如果再多有幾套電子白板,孩子們就不用換教室上課了。”
常于忠表示,把教育辦好也是一種很好的扶貧,讓大家有同等均衡的學習機會。“十三五”期間,巍山縣將繼續(xù)把教育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選項,經費優(yōu)先解決,人才優(yōu)先引進,困難優(yōu)先解決。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