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說來就來了
為滿足廣大市民、游客出游愿望
特意推出天水26個重點景區介紹
其中5A級旅游景區1處
4A級旅游景區8處
3A級旅游景區17處
希望大家看的盡興、玩的開心
游的舒暢、吃的過癮
期待與您在天水相遇!
話不多說
來啊~
一起開啟美好旅程吧~
游玩攻略
推薦指數:☆☆☆☆☆
麥積山景區
麥積山景區現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是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東方雕塑陳列館”,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入列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距麥積城區約30公里,占地面積215平方公里,由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溫泉五大景區180多處景點構成,素有“隴上林泉之冠”之稱。
麥積山又名麥積崖,因形如農家麥垛而得名,石窟始鑿于十六國后秦,經北魏、西魏不斷開鑿,現存窟龕221個,泥塑、石刻7800多件,壁畫1000多平方米,生動展現了當時的雕塑、繪畫、建筑水平和藝術文化造詣,被譽為“東方雕塑陳列館”,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入列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推薦指數:☆☆☆☆
秦州區伏羲廟景區
伏羲廟現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伏羲廟又名“太昊宮”,位于秦州區西關伏羲路,是一座專門祭祀中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明代宗廟建筑群?,F存建筑建于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總占地面積35000平方米,是目前我國保存最為完整、建筑年代最早的祭祀伏羲氏的廟宇,被譽為“華夏第一廟”。
推薦指數:☆☆☆☆
秦州區南郭寺景區
南郭寺現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因坐落于天水城郭之南而得名,是少見的坐南朝北的寺院,始建于北朝時期,歷史悠久,古樹參天,景區內有北流泉、二妙軒碑等,被譽為天水第一名剎。杜甫于公元759年流寓秦州(今天水)時,寫下了著名的“山頭南郭寺,水號北流泉,老樹空庭得,清渠一邑傳”的詩句。
推薦指數:☆☆☆☆
秦州區玉泉觀景區
玉泉觀現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秦州區北山腳下,因山上有一碧水盈盈、清甜透腦的玉泉和元代秦州教諭梁公弼建寺時吟有“山寺北郊,名山玉泉”之句而得名。占地四萬一千多平方米,廟宇宮觀九十余座,殿閣輝煌,氣象軒昂,迄今已有千年歷史,享有“隴上名觀”的美譽。
推薦指數:☆☆☆☆
青鵑山國際旅游休閑度假區
青鵑山國際休閑旅游度假區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位于秦州區平南鎮孫集村,距天水市區40分鐘車程。景區以旅游+康養、旅游+文化、旅游+科普、旅游+休閑、旅游+農業5大板塊構成,形成“春看百花秋賞楓、夏天納涼冬玩雪”的四季休閑旅游度假勝地。
推薦指數:☆☆☆☆
武山水簾洞景區
武山水簾洞現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位于武山縣城東北約25公里的鐘樓山峽谷,現存有水簾洞、拉梢寺、千佛洞、顯圣池四個石窟單元。水簾洞石窟群于十六國時期的后秦開龕造像,自古以來就是祈福圣地,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浮雕大佛是北周尉遲迥大將軍為國家和百姓祈福的歷史見證。
推薦指數:☆☆☆☆
甘谷縣大像山景區
甘谷大像山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位于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城西南2.5公里秦嶺西端的文旗山上,因山巔有一座唐代大佛像而得名。大像山分東西兩區,西區以古建為主,現存古建15處;東區以石窟為主,現存石窟22處,尤以6號窟(大佛殿)最為重要。
自山腳石級而上至巔,總長1.5公里,占地面積約640畝,是古絲綢之路上甘肅東南部融石窟和古建為一體的重要文化遺存之一。
推薦指數:☆☆☆☆
張家川縣回鄉風情園
張家川縣回鄉風情園是國家級AAAA旅游景區,近年來,張家川縣在回鄉風情園打造了關山詩詞走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小公園、民族團結壁等人文景觀,為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當地人居環境發揮重要作用。
推薦指數:☆☆☆☆
秦安縣鳳山景區
秦安鳳山景區由鳳山森林公園、青蓮念佛堂、鳳山古建筑群組成,鳳山古建筑始建于元朝大德年間,為天水市境內唯一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占地面積17000平方米。歷史上多次遭受災害和自然侵蝕,也多次修整和擴建,至今,山上現存殿宇41座,建在拾階而上的九個平臺上,分一閣、一宮、二洞、三廳、五廈、六山門、二十四殿宇,布局精巧,錯落有致,斗拱咬合精細、彩繪絢爛、既富于變化,又渾然一體。屬于中國古典庭院園林建筑風格。
推薦指數:☆☆☆
秦州區天水古城景區
天水古城現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天水古城是天水全力打造的一個秦風氛圍濃厚的市井文化生活空間、西北前沿文創中心、旅游休閑街區,現已成為省內知名的集文化體驗、休閑娛樂、餐飲購物、親子游玩的旅游打卡地、區域文旅新地標。
推薦指數:☆☆☆
佳·水岸小鎮旅游度假區
天水首個文旅融合商業街區佳·水岸小鎮是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閑、旅游、商務為一體的文旅商業街區。伏羲工坊是以明清、民國、三線建設和穆斯林歷史生活場景為主線的天水民俗文化體驗地,匯聚天水及周邊地區特色小吃,傳統美食,民俗演繹,非遺手工,融匯舌尖上的天水味道,重現老天水街市生活場景,帶給您不一樣的全新消費體驗。
推薦指數:☆☆☆
齊壽山文化旅游風景區
齊壽山,是齊壽鎮著力打造的風景區,現為國家級3A旅游景區。隨著一系列生態保護舉措的實施,該景區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顏值”,實現了人與自然、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和諧。“高顏值”的背后,是齊壽鎮交出的生態答卷——山好,植被覆蓋率已達到60%以上;名號響,它不僅是軒轅故里,也是先秦文化的發祥地。
推薦指數:☆☆☆
秦州區炳靈寺景區
位于秦州區西南五公里處的武曲河谷,麒麟山脈東南,象山西麓,傍天江公路,依山而建,為藏傳密宗黃教寺院,現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據傳此地原有一深洞,深及丈許,有水,四時不竭,每到冬季,泉水自洞口涌出形成巨大冰柱,且洞內不時傳出轟鳴聲,地方上以為神異,遂募資建寺,以“冰凌”為名。
推薦指數:☆☆☆
麥積區卦臺山景區
卦臺山景區現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位于麥積區渭南鎮,距市區17公里,是傳說中人文始祖伏羲演繹八卦,開啟華夏文明之地。隋代建寺,宋代建堡,金代建廟,其山突兀而起,形如龍頭,渭河呈“S”形,由西向東穿三陽川而過,形同太極原圖,具有獨特的文史和科考價值。
推薦指數:☆☆☆
麥積區崇福寺景區
麥積區崇福寺景區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位于麥積城南約25公里東柯谷,又名杏林觀,亦稱城隍廟,是寺、觀、廟合一的宗教寺院,興建于唐代弘道元年即公元683年。延及民國末,由于地方信士、坊眾不時修葺維護,依然保持著清代時規模。崇福寺在平臺正中,是一組四合院式建筑,座東向西,現有玉皇、無量、三元、靈官、大佛、關帝、三霄、天王、韋馱、城隍、藥王等殿十余座,三十余間。
推薦指數:☆☆☆
大地灣遺址景區
大地灣遺址現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秦安縣五營鎮。遺址距今約7800—4800年,出土近萬件各類文物及大量墓葬遺物,是目前國內新石器時期年代最早、歷時最長、保存最完好的重要人文遺址,從科學角度印證了天水伏羲女媧文化的合理性與真實性。
推薦指數:☆☆☆
武山縣木梯寺景區
木梯寺景區現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馬力鄉楊家坪,在榜沙河邊依山建造,相傳入寺無路可走,在山門口絕壁之上,安置一木梯,人們攀梯入寺,故名“木梯寺”。木梯寺北魏始建,唐、宋增建。僅有北端一門入寺,傳早年架一數丈木梯于絕壁處以便登梯入寺。寺西有大石佛一尊,現存窟龕18個,有造像78尊、壁畫234幅,繪畫面積2100平方米。木梯寺內容廣,碉飾多變,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尤以五、七、十六窟規模最大,保持原作風貌。造像有魏唐遺風,其中,宋代作品為全寺精華。
推薦指數:☆☆☆
武山縣臥牛山森林公園
臥牛山森林公園現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位于武山縣小隴山灘歌林場境內,距離武山縣城35公里,風光旖旎,景色宜人,自然景觀以西秦嶺森林垂直分布帶為依托,依次形成雪峰、草甸、峽谷、幽泉、碧潭、飛瀑、奇峰、怪石等大小景點130多個。
推薦指數:☆☆☆
武山縣蔬菜產業科技示范園區
武山縣蔬菜產業科技示范園區現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是集科技研發、示范推廣、技術培訓、良種培育、旅游觀光五位一體的綜合性高科技蔬菜產業科技示范園,也是天水市重點打造的十大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之一,先后被命名為全省科普示范培訓基地、甘肅省農業科技園區、甘肅省現代農業示范園。
推薦指數:☆☆☆
甘谷縣姜維墓景區
姜維墓景區現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三國名將姜維,是甘谷縣六峰鎮姜家莊人,他智勇雙全、忠肝義膽,深得諸葛亮的器重。姜維逝世后,忠骨埋于四川,但故鄉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大將軍,在姜家莊村南面的將軍嶺上,修建了姜維墓和姜維紀念館。
推薦指數:☆☆☆
甘谷縣古坡草原景區
古坡草原景區現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位于甘谷縣南部藉河上游,風景以草原為主,并有石鼓山、黑潭寺、石門峰、龍臺峰、花園崖、老虎崖等幾十處景點。景區內有14萬畝天然牧場,物產豐富,牛羊滿坡,是現代旅游“回歸自然、享受自然”的理想勝地。
推薦指數:☆☆☆
清水縣溫泉休閑養生旅游區
清水縣溫泉休閑養生旅游景區現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位于清水縣城東8公里處的湯浴河畔,水中富含氟、氫等多種礦物元素,水溫在攝氏53度,對人體神經官能癥、風濕關節炎、皮膚病療效顯著,有活血舒筋的功效。湯浴河畔山高谷深,滿坡披綠,花香鳥語,溪水潺潺,環境十分幽靜。溫泉景區內森林覆蓋,可供觀賞喬木樹種眾多,已成為一處集沐浴療養、避暑、度假、休閑娛樂、森林旅游為一體的天然樂園。
推薦指數:☆☆☆
清水縣三皇谷景區
三皇谷景區現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地處清水縣山門鎮,距縣城38公里,是省級森林公園、森林型自然風景區。主要景點有軒轅谷、蘆子灘,輔景點有石洞山、白樺灣、金柳灘、龍潭溝。
推薦指數:☆☆☆
清水縣花石崖景區
花石崖景區現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位于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隴東鄉。這里峰巒疊嶂、翠柏掩映,清泉流水,春花秋實,萬紫千紅,故稱萬紫山,又因山石花紋五顏六色,得名花石崖。景區風光秀美、曲徑通幽,編織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
推薦指數:☆☆☆
張家川宣化岡拱北景區
宣化崗拱北始建于清德宗光緒八年(1882年),擴建于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是一座經三代人建造,占地20畝的建筑群。原建筑具有中國宮殿式建筑特征。除有4座磚刻木雕的八卦拱北外,還有經亭院、禮拜殿、省心院、會客院等24處院落,各處院門上懸有社會名流題贈的匾額。
推薦指數:☆☆☆
張家川平安草原景區
平安草原景區現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以高山草甸為主,融合峽谷、草原、山澗等多種自然景觀,是張家川縣唯一的淺灘草坪保護區。
美食介紹
天水的美食既有西北地區共有的特色,
也有天水本地的特有之處。
呱呱
天水美食之呱呱
呱呱被譽為“秦州第一美食”。最早產生于西漢時期,是用當地特產蕎麥的淀粉制作的。以香、辣、綿、軟著稱。
剛出鍋的時候像個Q彈的大布丁,吃的時候用刀切下一小塊,然后直接上手捏碎。再淋上靈魂的油辣子,拌上芝麻醬、醬油、食醋、蒜泥等調料,吃起來糯糯的,香辣綿軟。天水人每天都要吃呱呱,街上數量最多的也是呱呱店和攤兒,外地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呱呱”其實是天水話里的“鍋巴,這是屬于天水人的鄉愁。
涼粉
天水美食之涼粉
涼粉在天水就像啟動了超級變換形態。在這里,涼粉既是主食,也是小吃。蕎麥面、豌豆面、土豆淀粉,不同的淀粉凝結出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切法產生了不用的味道和叫法。
漏勺打著圈刮下來的長條形的叫“撈撈”,沿著邊緣用刀削下來的叫“削削”。吃法大同小異,口感完全不一樣,嘗過的都沒有難吃的。
面皮
天水美食之面皮
除了涼粉,天水還有各種各樣,同樣讓人眼花繚亂的面皮和搟面皮。
豬油盒子
天水美食豬油盒子
當地人都稱之為宮廷點心。它是在清代宮廷點心“豬油餑餑”的基礎上改制的。據說,清朝初期,隨著滿族人移居甘肅天水,豬油盒才慢慢地在天水傳開。
豬油盒子也是天水專屬早餐,面粉一碰到豬油那味道真的無敵!走在清晨的街道上,還未瞧見就先聞到了醉人的豬油焦香。走到攤前,一個煎鍋煎著豬油盒子,一個煮鍋煮著荷包蛋湯。
一個豬油盒子,一碗荷包蛋湯,油香、碳水、蛋白質、湯湯水水,可以滿足你對早餐的全部幻想。
天水的豬油盒子,是一個值得你早起的理由。
鍋鯫
天水美食之鍋鯫
鍋鯫(guo zou),在天水方言里是蝌蚪的意思。因這種面食外形像小魚兒,故又有了“面魚”這個好聽的名字。大多用蕎麥和玉米面制作,成型后盛在水里還真是像極了蝌蚪。鍋鯫的口感和四川涼蝦類似,可“辣”可“酸”可“甜”。用天水朋友的話說:大夏天里,咥(die)兩碗,美過火。
漿水面
天水美食之漿水面
在西北,咥面也是件頭等大事,天水人一天不咥面,就會覺得心慌。他們對面的忠誠和熱愛都浸泡在那一碗碗漿水面、牛肉面、臊子面、打鹵面和搓魚面里。
天水人不僅鐘愛油辣子的香辣,吃起酸來也不含糊。漿水面是用腌制三五天的蔬菜發酵過后的漿水做湯,煮完面條后還要再加上一大勺酸菜,那酸爽。
牛肉面
天水美食之牛肉面
蘭州的牛肉面世界第一好吃。在距離蘭州300km的天水,牛肉面水準也保持得相當高。在吃多了涼粉和呱呱后,換個口味,咥碗完全按自己心意制作的牛肉湯面或者牛肉面片,也是很帶勁的。
西北人都愛吃蒜,一口面一口蒜,才是吃面的正確打開方式。
扁食
天水美食之扁食
天水的扁食和餛飩外形相似,包的內容卻大不同。扁食是素的,一般是青菜豆腐素餡兒,就像江浙地區的大餛飩。有湯的做法,但是當地人更偏愛干拌,加肉臊、雞蛋絲、海帶絲,最后一定要淋一大勺油辣子,這才是一碗有了靈魂的天水人鐘愛的扁食。
山秀林幽,綠植遍野,繁花盛開,綠草茵茵……時下的天水,宛若一幅優美動人的寫意山水畫。來天水,和大自然親密接觸,與山野為伴,與清風為友,從云影到星光,從暮靄到黃昏,置身清幽自然,體會深深的回歸與愜意。
春風十里,五一假期,我在天水等你!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