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甘肅 > 正文

    甘肅省政協積極推進協商民主創新實踐綜述

     原標題:協商民主聚合力創新履職促發展——省政協積極推進協商民主創新實踐綜述

    記者 朱婕

    “這次專題協商切合省委意圖、符合群眾期盼,有利于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項政策措施的完善和落實。”2015年9月15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參加省政協精準扶貧協商座談會時,對此次專題協商給予充分肯定,并要求相關部門認真吸納,迅速把這些成果體現到決策之中。

    這是2015年省政協“叫好又叫座”的協商活動之一。

    協商民主,成為2015年省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的關鍵詞。一年來,從確定主題、加強調研,到搭建平臺、對話協商,再到推動協商成果轉化,省政協常委會按照省委“要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重要作用”的要求,不斷創新協商載體、增加協商密度、提高協商實效,圍繞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的發揮,開展了一系列積極探索,形成了以全體會議為龍頭、以專題議政協商會為重點、以月協商座談會為常態的協商議政格局。

    去年夏初,省政協文史資料和學習委員會邀請省主管部門負責同志、部分省政協委員分成3個小組赴全省11個市(州)、10個縣(區);深入42個不同層級的非遺保護傳承項目,召開座談會14場……

    這組數據勾勒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課題組的調研足跡。正是借助政協平臺,各個界別委員有組織地深入基層開展扎實深入的調研,為開展協商對話作了充分準備。

    “印象最深的就是省政協組織我們開展的專題協商活動,展示出政協平臺的作用,也體現出政協委員的作為。”多次參與專題協商會的省政協常委、省民革專職副主委楊利亞認為,這種脈絡清晰、重點突出的協商方式,是省政協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的生動實踐。

    以專題協商為平臺開展的座談會,省委省政府領導和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每次都會參加,面對面與政協委員、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基層的群眾、企業家等各行業代表交流探討、碰撞思想,協商解決問題的具體思路和舉措,成為去年省政協工作的一道亮麗風景。

    過去一年,省政協先后就推進“兩個共同”示范區建設、依法維護殘疾人權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深化國企改革、推動高等院校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推進重化工業轉型升級、民族地區畜牧業發展、絲綢之路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學前教育發展等舉辦月協商座談會。

    每次專題協商會后,省政協辦公廳和相關專委會都迅速梳理匯總各方建議,及時報送相關領導和部門。去年,以省政協常委會名義報送的10個專項建議,全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重視和批示,為有關決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參考。

    “一年來,省政協按照省委總體工作部署做好政協協商民主工作,特別是探索性地開展網絡協商實踐,運用‘互聯網+協商民主’形式,通過政協網站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對協商議題的意見建議,創新了協商方式,擴大了社會參與面,讓一些社會力量和社會呼聲通過網絡協商很好地反映出來。”省政協副主席張世珍說,“為了使協商民主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省政協不斷探索推動月協商制度建設,從選題確定到調研的組織,從召開務實有效的協商會議,再到最后的成果轉化運用,通過探索創新,形成了一整套制度,為推進協商民主制度化開展做出很好的實踐”。

    過去一年,省政協還積極開展對口協商,各專委會應黨政部門邀請,就《甘肅省節約用水條例》《甘肅省養老服務條例》等法規,以及我省深化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等召開座談會協商建言,許多建議被吸收采納。與此同時,深入開展的政協協商民主理論研究,為政協協商民主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制度保障。

    一份份領導批示,一條條建議采納,一項項協商成果的不斷轉化,進一步增添了委員的履職熱情,為我省人民政協事業的發展注入了不竭的動力。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