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書畫 > 書畫名家 > 正文

    街亭李思訓研究工作室邀請著名書畫家魏致宏來天水石門景區寫生

    核心提示: 魏致宏,字啟明,號半山軒主,1966年出生,甘肅靖遠人。畢業于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后有幸得到著名畫家雷正民,王建權等先生指點,畫藝大進,在多次大展中獲好評。魏致宏現為中國農工黨黨員,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甘肅校友會書畫院常務理事。

    日前,成立于2017年6月12日的,華夏文明導報天水周刊秦州墨韻版主辦的,秦州墨韻版顧問、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徐正紅推出的街亭李思訓研究工作室邀請著名書畫家魏致宏來天水石門景區寫生。

    唐朝文化璀璨,中國山水畫在李唐文明的影響下分為南北兩派,北宗祖師為甘肅天水人李思訓,他發明的大斧劈皴法,畫中重用色彩,濃墨點苔上也用鮮亮的石青敷色,非常適合變現北方陽光燦爛、峭壁高聳的山峰。北宗傳人首推李思訓之子李昭道,其后張擇端、李唐、夏圭、馬遠等人繼承了這種畫風,開啟了北宗畫派。出于李昭道之手的《明皇幸蜀圖》表現的則是唐明皇于安史之亂時,倉皇逃離長安,入蜀避難而艱難行于蜀道的情景,色彩富麗,情感外露,十分耐看。而據書畫研究近三十年之久的畫家徐正紅考證,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圖》與甘肅天水麥積區伯陽鎮世稱“小黃山”的石門山極其相仿,徐正紅認為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圖》無論從山水的三炷香構造和對秦人放馬灘牧馬圖的組合,還是石門山左右商道的描繪,以及石門景區背后是燕子關的地理位置上看,《明皇幸蜀圖》所畫的或許就是今天的石門山,那么天水書畫界研究李思訓成了接地氣的必行之事。一年來,華夏文明導報天水周刊秦州墨韻版組織了多次石門寫生活動,這對推動天水書畫藝術事業發展意義重大。

    魏致宏,字啟明,號半山軒主,1966年出生,甘肅靖遠人。畢業于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后有幸得到著名畫家雷正民,王建權等先生指點,畫藝大進,在多次大展中獲好評。魏致宏現為中國農工黨黨員,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甘肅校友會書畫院常務理事。

    專欄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