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_亚洲VA中文字幕_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_亚洲伦理中文字幕

首頁 > 文學 > 趙安生專欄 > 正文

相互之橋:論人際的給予與回響

相互之橋:論人際的給予與回響

趙安生

人世間的關系,常被比作鏡子。你笑,鏡中人亦笑;你蹙眉,鏡中人也便蹙眉。這簡單的比擬,道出了人際交往中最深刻的真理:一切長久的關系,皆建立在相互的基礎上。

我們常常誤以為愛是燃燒自己,照亮他人。實則不然。真正的愛是兩盞燈互相映照,彼此增輝。心理學中的“愛情三角理論”說愛由激情、親密與承諾構成,這三者無一是單方面能成立的。激情需共鳴,親密需回應,承諾需相互的誓約。若只是一人唱獨角戲,另一人冷眼旁觀,這戲終究要散場。錢鐘書與楊絳,所以能成文壇佳話,正因他們在生活的細碎處相互扶持,在精神的曠野中相互啟迪。

nEO_IMG_微信圖片_20250914215639_188_38

 

友誼又何嘗不是如此?古人云:“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友情的維系,從來不是靠一方的不斷付出,而是靠雙方的努力維系。亞里士多德與赫米阿斯的交往,便是明證:一個提供庇護,一個給予智慧,相互灌溉,友誼之樹才得長青。若只有一方不斷投以木桃,另一方卻無動于衷,再熱的心也會冷卻,再深的情也會淡去。

至于家人之間,血脈固然連著筋骨,但若沒有相互的體諒與付出,也不過是空有其名的桎梏。家庭作為社會最基本的單位,其穩固在于成員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父母養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這本是天經地義。然而現實中,常見一人負重前行,他人安然享福,如此家庭,外表雖全,內里早已支離。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好比開設在心中的銀行賬戶。每一次真誠的付出,都是存入;每一次恰當的回應,都是支取。若只取不存,再豐厚的賬戶也終將歸零。職場中,新人的熱情被漠視,漸漸便學會了冷漠;朋友間,一方的關心得不到回報,漸漸便疏遠了距離。

nEO_IMG_微信圖片_20250914215640_189_38

 

康德說過,人應當作為目的而非手段被對待。這句話揭示了人際交往的真諦:真正的相處,不是為了利用,而是為了理解;不是為了索取,而是為了共享。當我們以真誠對待他人,他人亦以真誠回饋;當我們以善良擁抱世界,世界亦以善良回應。

在茫茫人海中,我們渴望被理解,也應當去理解;需要被關心,也應當去關心。人際關系的最高境界,不是你依附我或我依附你,而是兩個獨立的個體,相互欣賞,相互成就,共同走向更高的境地。

所以說,人與人之間,唯以真心換真心,以真情換真情。在這交換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豐富了他人,也成全了自己。相互之橋,由此架設;回響之聲,由此傳遠。這或許就是人生中最深刻的哲理:我們只有在彼此照見中,才能看清自己;只有在相互成就中,才能實現自身。

專欄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李曉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