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綜合 > 正文

    “毛主席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第122次毛主席故事大講堂在京舉行

    (江山、常魁星、辛淇、陳勝、金梅)“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這首《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唱出了中華兒女抗美援朝精神。1953年7月27日,中國、朝鮮、美國代表在朝鮮板門店簽訂了《朝鮮軍事停戰協定》。在《朝鮮軍事停戰協定》簽訂72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建軍九十八周年、紅軍長征勝利九十周年、新中國成立七十六周年、抗美援朝勝利七十五周年和毛主席誕辰一百三十二周年,由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為指導單位、中紅網-中國紅色文化旅游網為主辦單位,江蘇九洲康養舜山小鎮、毛澤東思想旗幟網、毛著國際博物館、北京聚宇能自然科學研究院、海南碧源生態農業大健康公司等為協辦單位,聯
    合在北京舉辦了第122場毛主席故事大講堂。中紅網總編輯江山主持活動。
     
    與會嘉賓合影留念。(前排就座的自左至右:王元慎、侯健、尹月林、陳國民、江山)。
    參加活動的嘉賓有:毛主席警衛一中隊區隊長、國家質檢總局原巡視員尹月林,毛主席警衛、中直機關黨校原常務副校長、北京百年風云文化藝術中心執行主席陳國民,梁興初中將之女、北京三甲醫院副主任醫師梁濱江,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全國機關事務工作協會原秘書長王元慎,中國和平出版社總編輯、中國國際出版促進會理事、北京民族大學董事長、教授侯健,中紅網總編輯江山,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胡澄,華夏文化促進會理事、華夏融媒體聯席會副主席、中國國際應急救援管理中心督察長、世界藝術家聯合總會副會長、中國建設傳媒網總編輯常魁星,抗大膠東三分校參謀培訓隊學員、志愿軍司令部軍教主任黃兆奎女兒黃象紅,湖南兵器科技研究院北京分院院長周友軍,北京百芝堂醫學研究院名譽院長,河北省邢臺市信都區壽兒林信息咨詢服務部主任、《健康夢-自醫寶典》作者張林,東晉道醫葛洪、艾(針)炙始祖鮑姑44代孫葛恒洋,紅色收藏家李長東,國家一級陶瓷工藝美術師、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耿春福,中紅網特約作者辛淇、紅色影視部主任陳勝、紅色圖庫部主任霍金梅。
     
    毛主席警衛一中隊區隊長、國家質檢總局原巡視員尹月林作報告。
    毛主席警衛尹月林作了題為《毛主席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報告,梁濱江、陳國民、王元慎、侯健、黃象紅等先后作了點評,積極評價尹月林所作的報告,熱情稱贊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尹月林介紹道,毛主席在抗美援朝前夕明確指出:“這次戰爭,是美國帝國主義逼著我們打的。因為他首先出兵,不但占領了北朝鮮(包括平壤),還把戰火燒到了我國東北,入侵我國吉林省集安市領空,射殺我國人民。同時,美第七艦隊開進臺灣海峽,阻止我解放臺灣。”“如果美帝得勝,就會威脅我國。對朝鮮不能不幫,必須幫助,用志愿軍的形式,時機當然還要適當選擇。我們不能不有所準備。”
    尹月林說,抗美援朝戰爭于一九五零年六月二十五日爆發,于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停戰,歷時三十三個月。這次戰爭,是美國帝國主義逼著我們打的。因為他首先出兵,不但占領了北朝鮮(包括平壤),還把戰火燒到了我國東北,入侵我國吉林省集安市領空,射殺我國人民。同時,美第七艦隊開進臺灣海峽,阻止我解放臺灣。
    一九五零年七月七日,聯合國安理會在蘇聯代表缺席情況下,通過成立“聯合國軍司令部”,八日,任命麥克阿瑟為聯合國軍總司令,并糾集了十六個國家的軍隊參戰。
    六月二十八日,中央人民政府召開第八次會議,周恩來作國際形勢報告。毛主席講話強調,中國人民早已聲明,全世界各國事務由各國人民自已來管,亞州的事務應由亞州人民自己來管,而不應由美國來管。美國對亞州的侵略,只能引起亞州人民廣泛的和堅決的反抗。并號召全國和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
    七月七日,毛主席提議,由周恩來主持軍委會議,研究保衛國防,組建東北邊防軍問題。
    七月十三日,毛澤東審閱周恩來報送的“關于保衛東北邊防的決議”。關于部隊部署,決定提出將調四個軍、三個炮兵師、四個高射炮團共約25.5萬人。調動部隊限八月五日前完成。粟裕為司令員,肖勁光為副司令員。
    周日,毛澤東致信斯大林,通報了我東北軍邊防軍分布圖,并提出了制空權的重要性。
    八月四日,主持中共中央政結局會議,討論美侵朝后中國應采取的對策。毛主席說:“如果美帝得勝,就會威脅我國。對朝鮮不能不幫,必須幫助,用志愿軍的形式,時機當然還要適當選擇。我們不能不有所準備。”五日又說:“杜魯門在朝鮮看樣子不會罷手……,但要準備同美國人打仗,要準備打前所未有的大仗,還要準備他打原子彈。他打原子彈,我們打手榴彈,抓住他的弱點,跟著他,最后打敗他。我們還是那句老話,在戰略上藐視他,當作紙老虎,在戰術上重視他,當作真老虎。"
     
    開國中將、志愿軍38軍軍長梁興初之女、北京三甲醫院副主任醫師梁濱江講話。
    八月二十日,建議部置第二道防線:把西北軍區十九兵團三個軍移至濟南、鄭州、洛陽地區休整。
    八月二十三日,聽取中央軍委作戰局雷英夫匯報,朝鮮戰局的研究結果。指示邊防軍九月底前完成一切作戰準備工作,并指示把此結果轉告蘇聯政府和朝鮮。
    八月二十七日,向中央政治局四中全會和全國政協提交時局應對意見和方案。
    當日,派湯原仲、何凌登、黃登保(師長)以駐朝大使館武官的名義去朝鮮搜集情報。
    九月五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他說:“由于美國的干涉,朝鮮戰爭將走向持久的局面。美國在侵略臺灣、朝鮮后,又入侵我國領空,射殺我國人民,我們要充分揭露美帝國主義的侵略罪行。”“朝鮮人民對中國革命有過很大的幫助,中國革命的幾個階段中,都有他們的幫助。因此我們在今天應當盡力地去幫助他們,最后的勝利還是屬于朝鮮人民的。美帝國主義在今天是有很大困難的,內部爭吵,外部也不一致。它在軍事上只有一個長處,就是鐵多。另外確有三個弱點:一、戰線太長,從德國柏林到朝鮮;二、運輸路線太遠,隔著大西洋和太平洋;三、戰斗力太弱。但是,美帝國主義也可能在今天亂來.假如它要那樣干,我們沒有準備就不好了,我們準備了,就好對付它。所謂那樣子,無非是打第三次世界大戰,而且打原子彈,長期地打,要比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打得長。我們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我只好讓你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抓住你的弱點,跟著你打,最后打敗你。”
    九月十五日,侵朝美軍在朝鮮西海岸仁川登陸,朝鮮戰局發生急劇變化。
    九月二十日,毛澤東為金日成發電,指導作戰指尋思想和戰略戰術……。
    十月一日,南朝鮮軍越過三八線,麥克阿瑟向朝鮮發出最后通牒,要朝鮮人民軍無條件"放下武器,停止戰斗"。當天,斯大林來電要求中國立即派出至少五、六個師到三八線,以便讓朝鮮保衛三八線以北地區的戰斗。深夜,金日成急約倪志亮(我駐朝大使),向中國政府提出出兵支援的請求。
    十月二日,毛澤東致電斯大林:(一)我們用志愿軍的名義,派一部分軍隊至朝鮮境內和美軍及其走狗李承晚的軍隊作戰,援助朝鮮同志;(二)入朝作戰就和美國進入戰爭狀態,將會產生嚴重的后果;(三)、……(四)闡述我們的裝備尤其制空權,希望蘇聯給予幫助和支持。
    同日下午,召開書記處會議,討論朝鮮戰局和中國出兵援朝問題,毛澤東認為出兵援朝已萬分火急。但會上多數人不同意出兵。會議決定十月四日再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并請周恩來派飛機到西安接彭德懷來京參會。
     
    毛主席警衛陳國民(中)講話(自左至右:史新國、黃象紅、陳國民、侯健)。
    四日繼續開會。毛澤東首先讓大家講出兵不利因素,其主要內容是:我們打了這么多年仗,迫切需要醫治戰爭創傷;建國才一年,經濟十分困難;新解放區農村土改和城市民主改革還沒有進行;國民黨留下的眾多土匪、特務、反革命分子還沒有清除;人民政權還沒有完全鞏固;人民解放軍武器裝備差和無制空權、治海權等等。毛澤東說:“你們說的都有理由……。”
    五日上午繼續開會,彭德懷發言同意出兵援朝。毛澤東問彭,你看出兵援朝誰掛帥合適?彭反問中央不是己決定派林彪同志去嗎?毛澤東談了林彪的情況后說,我們的意見,這擔子還得你來挑,你思想上沒有這個準備吧!彭表示,我服從中央的決定。毛澤東說,這我就放心了。
    下午繼續開會。經過大家充分討論,統一了認識,會議最后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會議還決定由彭德懷率志愿軍入朝作戰。并決定派周恩來、林彪去蘇聯同斯大林會談。
    尹月林介紹,毛主席在關于組成志愿軍命令中說,“只要同志們堅決勇敢、善于團結當地人民,善于和侵略者作戰,最后勝利就是我們的。”
    尹月林介紹說,一九五0年十月八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發布關于組成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命令。全文如下:“彭、高、賀、鄧、洪、解及中國人民志愿軍各級領導同志們:(一)為了援助朝鮮人民解放戰爭,反對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進攻,借以保衛朝鮮人民、中國人民及東方各國人民的利益,著將東北邊防軍改為中國人民志愿軍,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協同朝鮮同志向侵略者作戰并爭取光榮的勝利。(二)中國人民志愿軍轄十三兵團及所屬之三十八軍、三十九軍、四十軍、四十二軍及邊防炮兵司令部與屬之炮兵一師、八師。(三)任命彭德懷同志為中國人民志顧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四)中國人民志愿軍進入朝鮮境內,必須對以東北行政區為總后方基地....。(五)中國人民志愿軍進入朝鮮境內,必須對朝鮮人民、朝鮮人民軍、朝鮮人民政府、朝鮮勞動黨,其他民主黨派及朝鮮人民領袖金日戰同志表示文度和尊重,嚴格遵守軍事規定和政治紀律,這是保證完成軍事任務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政治基礎。(六)..只要同志們堅決勇敢、善于團結當地人民,善于和侵略者作戰,最后勝利就是我們的。”
     
    常魁星、胡澄、江山(自左至右)出席座談會。
    十月十一日,電復彭德懷、高崗、鄧華:(一)同意四個師及五個炮兵師全部出發集結于你所予定位置,待機殲故;(二)已電華東調一個高射炮團于十月十四日從上海開動到沈陽赴前線,請高崗注意接轉;(三)其它各項已復惟空軍暫時無法出動。
    十月十二日,致電陳毅:"請令宋時倫兵團提前北上直開東北,何時能開動,請告。”
    同日,閱斯大林、周恩來聯名致電毛澤東電:"蘇聯可以完全滿足中國提出的飛機、大炮、坦克等軍事裝備,但蘇聯空軍尚未準備好,須得兩個或兩個月后才能出動支援志愿軍作戰。”毛澤東看完致電后,立即決定召開政治局開會討論此事,并在同日致電有關領導暫不要出動(因蘇聯空軍不能馬上參戰)。
    十月十三日,召開政治局會議,再次討論援朝問題。最后一致認為,在沒有空軍支援的情況下還是出兵援朝,并在第一時間可以專打偽軍,因為我軍對付偽軍還是有把握的。
    十月十五日,致電周恩來:再與蘇方一商,可否以從商打掩護、城市的噴氣式空軍中先抽調一個師來北京,以保護首都的空防。
    十月十四日,聯合國軍占領平壤。
    十月二十一日,毛澤東改變作戰計劃,決定在運動中消滅敵人,并囑托彭德懷司令部必須進駐防空洞,千萬注意安全。并告,趁敵人沒料到我進朝,消滅偽軍兩三個師就是一個大勝仗,敵人將作重新部署。為防敵人空襲,我軍盡量夜行軍、打仗。還告彭鄧:敵進甚急,捕捉戰機最關緊要,兩三天內敵可發覺是我軍而有所處置。
     
    十月二十四日,電告彭德懷,傳達敵人動向,特別囑托注意白頭山制高點。
    當天,敵機三架入侵我江東輯安縣(今吉林集安市)。晨六時,向彭德懷發電:敵人已開始發現我軍(八路軍)。
    毛澤東批示:同意中國人民志愿軍政治部提議的將十月二十五日這一天作為志愿軍赴朝作戰紀念日。
    十月二十七日,致電彭:你們的指揮所應移至安全地點,現在的位址不好。
    初戰殲滅偽年一個師,共殲敵一萬五千人。挫敗了"聯合國軍"感恩節前占領全朝鮮的企圖,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
    十一月十八日,致電彭:美英法對我軍豪無辦法,悲觀情緒籠罩各國,只要我軍多打幾個勝仗,整個國際局勢就會改觀。
    提醒彭,注意敵空降兵;充分注意領導機關的安全,提醒此次戰役,敵人可能使用汽油彈,請你們研究對策。
    十一月二十五日,正式發起第二次戰役。
    同日上午十一點左右,三架美軍轟炸機突然飛臨大榆洞志愿軍司令部上空投下燃燒彈,正在作戰室的毛岸英、高瑞欣犧牲。志司決定將這個不幸的事件報告中央軍委。
    十二月四日,電告彭:敵人似正在平壤徹退,你們再派一個師或一個師的主力向平壤前進相機占領平壤。
    十二月四日電,所述經驗總結……此次西線殲做二萬余人,是一個大勝利……。
    十二月六日下午二時,平壤解放。
     
    江山、梁濱江、黃象紅、李長東(自左至右)在座談會上。
    十二月十一日,致電彭德懷等,就美軍準備從朝鮮撤退的情報(一)密息,美國陸軍志參謀長柯林斯奉命到日本和朝鮮前線和麥克阿瑟、沃克及其他美軍高級將領會商之后,認為聯合國及美國的軍隊在朝鮮的態勢已無希望。柯林斯認為,在目前朝鮮人民軍及中國志愿軍進攻的速度和范圍的條體下,由于美國在人力及裝備上遭受了極大的損失以及士氣的極端惡化,美軍不能組織長期的防御。柯林斯已將上述情況及其意見向美國聯合司令部作了報告。美軍正準備撤退的船只……許多通訊社還報道:中國軍隊打得極為英勇,美軍處境很慘,損失很大。此情報是否正確、有待證明。
    十二月十七日,致電彭德懷等:九兵團完成了巨大的戰略任務。由于氣候寒冷、給養缺乏及戰斗激烈,減員達四萬人之多。中央對此極為懷念。為了恢復元氣,養精蓄銳,以利再戰,提議該兵團開回東北,補充新兵,休整兩至三個月,然后再開赴朝鮮作戰……。
    十二月十八日,轉發志愿軍司令部關于第三十八軍在第二次戰役中的經驗總結……
    十二月二十四日,致電彭: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自十一月二十五日開始到本日勝利結束。此戰役十二月六日收復平壤,十七日占領咸興,二十四日收復興南,共殲敵三萬六千余人,收復了三八線以北除東部沿海的襄陽以外的全部地區,迫使敵人由進攻轉入防御,扭轉了朝鮮戰局。
     
    十二月二十九日,復電彭德懷,就打好第三次戰役和準備春季攻勢提出了具體的方針和方案……
    十二月三十一日,致電宋時輪并彭德懷:九兵團近日情況如何?是否都吃上飯了,衣被鞋子是否解決了,傷病員處理情況如何,共有多少傷病員,此次東線作戰減員多少,以上查明電告。
    尹月林介紹,當毛主席得知兒子毛岸英不幸犧牲,對身邊工作人員說:"犧牲成千成萬,無法只顧及此一人。事已過去,不必說了。"
    一九五一年,毛澤東五十八歲。
    尹月林說,一九五0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毛主席給中央軍委的電報后,得知毛岸英已在朝鮮犧牲。周恩來信中說:"毛岸英同志的犧牲是光榮的。當時我因你在感冒中,未將此電送閱,但已送少奇同志閱過。"……當時,毛澤東對身邊工作人員說:"犧牲成千成萬,無法只顧及此一人。事已過去,不必說了。"
    一月二十八日,復電彭德懷:"我軍必須立即準備發起第四次戰役,以殲滅兩萬至三萬美軍……。
     
    耿春福、張林、李俊卿、葛恒洋(自左至右)參加座談。
    三月一日,以志愿軍輪番作戰的名義致電斯大林,并提出要蘇聯援助我志愿軍飛機等。斯大林三日回電:增派兩個蘇聯驅逐機師并供給六千輛汽車。
    四月十三日,關于第五次戰役復電彭德懷,同意其部署……
    六月三日,致電斯大林:……我軍每次進攻時,只能由戰斗員自己攜帶七天的糧食和彈藥,用完了停下來等候補給。
    六月十三日,復電彭德懷:"第五次戰役打得急了些,打得遠了一些,打得大了一些。……總的方針是持久作戰,積極防御。"
    六月二十一日,致電斯大林:我軍在朝鮮作戰八個月來,深感我軍在朝鮮作戰敵我裝備的懸殊和急于改善我軍裝備的必要。曾由高崗同志向您請求六十個師的裝備,已蒙允諾……
    六月三十日,致電斯大林:敵軍司令官李奇微已于本日發表通知,建議在……舉行關于停戰的會議。
    七月二日晨四時,致電彭德懷:同意鄧華同志代表彭德懷出席和談會議。另派李克農率喬冠華及其他助手,于七月二日二十二時由北京乘車去安東,五日到金日成那里,一起會商有關事宜。
    同日晚十二時,致電彭德懷、高崗、金日成:“在和敵方代表談判期間,大約有十天到十四天,請你們加強第一線部隊人員特別是武器和彈藥的補充;極力提高警……請你們設想在停戰協議成立以后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并預籌對策。"
    七月四日,致電彭德懷、李克農、金日成:我方提出的協定內容為:……
    八月一日,致電李克農重申:盡管爭論六日無果,但仍堅持雙方軍事分界線就是三八線。
    八月二十日,電告李克農讓,我方代表團移到會場區外之中立區,靠近我方部隊,以防敵襲擾和意外。
     
    王元慎、陳國民、侯健(自左至右)出席會議。
    八月二十三日晚九時,就美國飛機于二十二日夜以我方代表團住所為目標進行轟炸和掃射事,復電李克農:致李奇微抗議書,并以此理由使會談停開一個時期,以壓下敵人的氣焰。
    十月十七日,閱聶榮臻報告:"最近,我軍在阻擊作戰中戰果輝煌,敵人傷亡已達四萬五千余人……。"
     
                中紅網總編輯江山給紅色文化使者常魁星題字贈書
     
     
    一九五二年,毛澤東五十九歲。
    二月十九日,閱聶榮臻關于敵人在朝鮮戰場大面積空投蒼蠅、跳蚤、蜘蛛的報告。批示周總理關注并處理,這是敵人搞的細菌戰。
    二月二十一日晨二時,致電金日成并告彭德懷、李克農指出:"敵人自一月二十八日起,連續在朝鮮前線以飛機撒放毒蟲病菌,經化驗含鼠疫、霍亂及其它病菌。除隨時撲天焚燒外,已于今日起以飛機趕送三百四十萬份的防役苗,五千磅的殺蟲粉劑及其噴射器材到安東轉運前線。在宣傳方面應控訴敵人罪行。”
    三月十一日,致電斯大林:帝國主義飛機除在北朝鮮散布細菌外,還入侵我國東北地區散布細菌,因此,請示您允許再派能在復雜天氣及夜晚條件下作戰斗飛行的一個蘇聯噴氣式驅逐師(兩個團)進駐中國東北。斯大林十二日復電同意。
    六月二十三日,由瑞典、法國、英國、意大利、巴西、蘇聯、中國等國科學家組成的調查組,在朝鮮和中國東北對美國進行細菌戰的事實進行調查。
    九月十七發表調查報告,進一步證實了美國軍隊使用用細菌戰武器的事實。
    從九月十八日開始,在一月內,殲滅和擊傷敵軍三萬人以上。十五個月中,比較以前的八個月,我軍每月減少三分之二以上的傷亡。
    一九五三年,毛澤東六十歲。
    三月四日,致電斯大林,對其患重病表示慰問,并望早日康復。
    三月五日,斯天林去世。
    三月六日,中央人民政府命令:為了表達中國人民對于偉大盟邦領袖、世界勞幼人民的偉大領袖和導師斯大林表達沉痛的哀悼和無限地崇敬,他對中國人民的關懷、指導和支持永這感念不忘。
    七月二十七日
     
    李長東、侯健、周友軍、常魁星、張林、江山(自左至右)展示書法。
    上午十時,在朝鮮板門店,朝中代表團首席代表南日與聯合國軍代表團首席代表哈利遜,正式簽署《關于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及其附體《中立國遺返委員會的職權范圍》、《關于停戰協定的臨時補充協議》。下午一時,克拉克于汶山在停戰協定和臨時補充協議上正式簽字。二十七日晚十時起,,朝鮮全線的一切戰斗行動完全停止。
    尹月林介紹,毛主席在分析抗美援朝勝利的原因時,認為主要的是因為我們的戰爭是人民的戰爭,全國人民支援,中朝兩國人民并肩戰斗。
    一九五三年九月十二日下午3時,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聽取彭德懷作《中國人民志顧軍抗美援朝的工作報告》。彭德懷發言后,毛澤東說:“抗美緩朝,經過三年,取得了偉大勝利。抗美援朝的勝利是靠什么得來的呢?剛才各位先生說,是由于領導的正確。領導是一個因素,沒有正確的領導,事情是做不好的。但主要的是因為我們的戰爭是人民的戰爭,全國人民支援,中朝兩國人民并肩戰斗。我們同美帝國主義這樣的敵人作戰,他們的武器比我們強許多倍,而我們能夠打勝,迫使他們不得不和下來,為什么能和下來呢?第一在軍事方面,美國侵略者處于不利狀態,挨打狀態,如果不和,他們整個戰線就要被打破,漢城就可能落入朝鮮人民手中,這種形勢,去年夏季就已經開始看出來了.我們方面發生的問題,最初是能不能打,后來是能不能守,再后來是能不能保證給養,最后是能不能打破細菌戰。這四個問題一個接著一個,都解決了。我們的軍隊是越戰越強。第二政治方面,敵人內部有許多不能解決的矛盾,全世界人民要求和下來。第三經濟方面,敵人在侵朝戰爭中用錢很多,它的預算收支不平衡。這幾個原因合起來,使敵人不得不和。而第一個原因是主要原因,沒有這一條,同他們講和是不容易的。美帝國主義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要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我們的經驗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個比較正確的領導,就可以用我們的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的敵人。抗美援朝的勝利是偉大的勝利,是有很重要意義的。第一,和朝鮮人民軍一起,打回到三八線,前線仍在鴨綠江和圖們江,沈陽、鞍山,撫順這些地方的人民就能安心生產。第二取得了軍事經驗,我們摸了一下美國軍隊的底,跟他們打了三十三個月,美帝國主義不可怕,這是一條了不起的經驗。第三,提高了全國人民的政治覺悟。由于以上三條,就產生了第四條,推遲了帝國主義新的侵華戰爭,推遲了第三次世界大戰。帝國主義者應當懂得:現在中國人民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中國人民有這么一條:和平是贊成的,戰爭也不怕。打仗要用錢,可是抗美援朝用錢也不十分多,用了還不到一年的工商業稅。當然如果不打仗,不用這些錢,那就更好,因為現在建設方面要用錢,農民的生活還有困難。去年前年收的農業稅重了一點,于是有一部分朋友就說話了,他們要求‘施仁政’,好像他們代表農民利益似的。說到‘施仁政’,我們是要‘施仁政’的,所謂‘施仁政’有兩種,一是為人民當前的利益,另一種是為人民長遠的利益。例如抗美援朝與‘施仁政’,兩者必須兼固,不兼顧是錯誤的。那么重點是抗美援朝,建設重工業,前一種是小仁政,后一種是大仁政。放在什么地方呢?重點應放在大“仁政上”。現在我們施仁政的重點應該放在建設重工業上。要建設,就要資金。所以,人民的生活雖然要改善,但一時又不能改善很多。這就是說,人民生活不可不改善,不可多改善,不可不照顧,不可多照顧。照顧小仁政,防礙大仁政,這是施仁政的偏向。
    一九五八年十月,中國人民志愿軍完成了全部撤軍任務,勝利回國。為歡迎志愿軍將士,周恩來總理于十月二十五日(抗美援朝爆發八周年紀念日),在北京舉行盛大宴會,黨和國家領導人、各界代表及志愿軍官兵代表參加。
     
    李長東、常魁星、陳國民、黃象紅、侯健、張林(自左至右)合影。
    宴會的核心內容。
    1.周總理致辭:肯定貢獻與致敬英雄。
    周恩來在講話中高度評價志愿軍的歷史功績,指出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朝鮮的獨立和中國的安全,為維護遠東和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貢獻。強調志愿軍的英勇事跡將永遠銘刻在中朝兩國人民心中。”他還提到,志愿軍不僅贏得了戰爭勝利,更用行動展現了中國人民的正義立場和國際主義精神。
    2、情感共鳴:連接家國與國際友誼。
    講話中,總理既肯定了志愿軍."保家衛國"的初心,也強調了中朝兩國"用鮮血凝成的友誼",呼吁兩國人民繼續團結奮斗協作,為和平與建設事業奮斗。宴會現場,志愿軍代表分享前線經歷,全場多次響起熱烈掌聲,充滿對英雄崇敬與勝利喜悅。
    3、象征意義:從戰爭到建設的轉折。
    宴會不僅是對志愿軍的歡迎,也象征著中國從抗美援朝戰爭轉向國內大規模經濟建設的歷史節點。總理在講話中鼓勵志愿軍官兵把戰場上的英雄氣概帶到建設事業中,“投身國家發展,體現了從戰斗精神”到“建設熱情”的延續。
    4、歷史意義。
     
         常魁星與志愿軍38軍軍長梁興初之女梁濱江合影
    這場宴會是對志愿軍功績的官方致敬,也是中朝友誼的重要見證。它既凝聚了民族精神,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維護和平的決心。如今,志愿軍的事跡仍通過史料、文獻和紀念活動被銘記,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
    抗美援朝的意義及對國內外的影響抗美援朝的意義:
    一、捍衛國家主權與安全:抗美援朝的勝利,打破了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保衛了新中國的安全,為國家建設和發展創造了和平環境。
    二、提升了國際地位:中國以弱勝強,向世界展示了人民軍隊的戰斗力,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和影響力。
    三凝聚民族精神:戰爭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疑聚力,增強了民族的信心和自豪感。
    對國內的影響:
    一、鞏固新生政權:戰爭的勝利消除了外部威脅,鞏固了新中國的政權,為國內的土地改革、解放大西南、西藏、剿匪、鎮壓反革命和工業優走設奠定了穩定基礎。
    二、推動國防現代化:戰爭中暴露了中國軍隊裝備的落后,促使國家加大對國防工業的投入,加速了國防現代化進程。
    三、促進經濟發展:雖然戰爭消耗了一定資源,但為經濟建設爭取了長期和平環境,同時激發了全國人民建設國家的積極性。
    對國際的影響:
    一、改變了亞州格局:遏制了美國在亞州的擴張勢頭,維護了朝鮮半島的主權和獨立,對亞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產生了重要影響。
    二、沖擊冷戰格局:作為冷戰時期的一場局部熱戰,戰爭顯示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對美蘇冷戰格局產生了一定沖擊。
    三、影響國際關系:中國的國際地位提升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為后來的外交突破(如重返聯合國)典定了基礎。
    美國發動了十六個國家入朝作戰:其中有: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哥倫比亞、泰國、菲律賓、南非、埃塞俄比亞。
    專欄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