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常魁星 通訊員 李丹青)“輝煌時代文藝聯歡會”暨第322期萬賢匯人文沙龍于8月23日下午在北京西城朗琴國際大廈1119會議廳舉行,慶祝北京時代英杰經濟文化院成立5周年。活動由北京天道使命文旅發展有限公司承辦,中國心態學作者、北京時代英杰經濟文化院顧問秦次森、北京時代英杰經濟文化院辦公室主任袁海燕、中國文化藝術公司張豐周、中國影視歌曲歌手大賽組委會高潔、東北電影集團北京制作基地總經理汪志民、《誠信之歌》作者劉連英、著名作曲家李成文、北京養生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王美文、國家開放大學石知石、北師大退休教師宮素蘭、華夏文化促進會書畫分會常和書、中國國防科工文化交流協會周建國、中國評論網陳作斌、著名評論家文化學者羅豎一、著名收藏家李長東/錢新洲、中央黨校出版社李東、世藝會藝術團沈國麗、首發集團張俊義、武術表演盧一華、北京外國語大學羅鈞屹、永春堂跨境電集團張金偉、中企資本影視俱樂部唐婉璐、邦悅電影制片人吳佳英等80人出席活動。自2003年以來,萬賢匯沙龍已舉辦320期,14843人次參加活動。

參加聯歡會的部分嘉賓與演職員合影
本次活動由資深商務活動主持人王佳泓、語言培訓師張晨曦聯袂主持,他們介紹了北京時代英杰經濟文化院五年歷史和萬賢匯23年的沙龍歷史及本期活動內容,30多名演職員參加了文藝節目演出。本期活動主題是“慶祝北京時代英杰經濟文化院成立5周年——輝煌時代文藝聯歡會”。

中宣部出版物數據中心退休干部張鐵林致賀詞,對北京時代英杰經濟文化院進行了簡要介紹,該院于2020年7月成立,為自然人合伙的有限責任制企業,總體定位為社會綜合高端智庫。其組織宗旨是:“精準把握社情民意,積極參與社會變革”;企業哲學是:“天道酬善,寧靜智遠”;企業使命是:“文明的推動者,智慧的整合者”;組織原則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奉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自主從事課題研究和經營活動,依法合規平衡國家、群體與個人利益關系”。依托國家部委政策研究部門,整合國家機關、高校、科研院所智庫退休專家資源,會同中國社會團體、行業協會、國際交流NGO組織等智庫機構,圍繞產業智庫、區域經濟、文化旅游、法律咨詢四大板塊課題進行宏觀與微觀應用研究,編輯出版了《中國經濟社會研究報告》《中國法治建設研究報告》《中國大案要案分析》等,承辦中國產業智庫論壇、中國法治文化藝術展、中國民營經濟法律保障論壇、時代英杰企業家沙龍、萬賢匯人文沙龍,中才百科杰出人才評價等項目。

北京時代英杰經濟文化院日常運作的營利性項目包括以下領域:(1)地方產業升級智庫咨詢;(2)國際高端人才對接,包括協助建立諾貝爾獎獲得者科學家工作站、緊缺博士人才引進等項目;(3)管理、營銷、技術三項中高端人才評價與職業培訓;(4)編輯印刷個人職業志、企業志、校史、院志、回憶錄等個性化出版物;(5)文化旅游招商、文化藝術交流與演出活動等。最后,張鐵林引用《時代英杰之歌》的歌詞“面對時代寬闊的海洋/如同燈塔黑夜中領航/人生月催人老/祖國給予我們無限容光/快意人生白云飛翔/琴心劍膽美妙時光/砸礪前行不停步/寒冬過后梅花迎風綻放。”結束致辭。

李雅萍等6人組合的電聲樂隊聯奏:《瀏陽河》《我的祖國》《打虎上山》等3首。歡快優美的旋律、如同催征戰鼓一般強烈的節奏感,電子樂器優美的音色,迎合了現代都市人們快捷的生活節奏,瞬間點燃了臺下觀眾的熱情,觀眾隨著動感歡樂的節奏擊掌和鳴。

聯歡會第一首聲樂作品《我愛你中國》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陸紫源演唱,這首代表主旋律的歌曲在她一絲不茍、嫻熟雅致的臺風演繹下有了突出的個人風格,她以寬厚嘹亮的音色音域,動人的旋律和詩意的歌詞,深情而豪邁地表達了對祖國深沉的熱愛與贊美,與觀眾內心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和民族精神的頌揚激情產生了共鳴,她將這份莊嚴、圣潔的愛國之情完整地傳遞給每一位聽眾,高亢有力、結實練達的歌聲現場爆發出陣陣掌聲。

著名歌手、多個音樂大賽評委張渼壹演唱了她的代表作《今生愛上你》。這是一首融合流行與情歌元素的代表作,張渼壹把自己的柔情蜜意融化在歌中的每一個音符,輕松愉快、甜密美好的旋律與曲風介于校園歌曲與民謠之間,旋律如行云流水,節奏緩慢、活潑,甜蜜中又帶著淡淡的憂傷,從自然界的細雨,轉換到如綿綿細雨的愛情,情感真切,表達細膩,極富感染力的音色,把“春風戀著細雨”的畫面感展現在聽眾眼前,通過“紅塵中愛上你”“風風雨雨一輩子在一起”的反復吟唱,將愛情中的期盼與堅守具象化,傳遞了跨越時空的深情以及對美好愛情的向往與贊美。該曲在2021年發布后持續受到關注,現場版MV播放量達778.6萬次,也為張渼壹收獲了上億的粉絲。2025年DJ版上線后再次引發音樂界關注與討論,成為當代中國流行歌曲中的經典案例。

男高音歌手魯先紅給大家演唱了歌曲《又見山里紅》。這首以民謠風格呈現的經典歌曲,原唱為女歌手,2022年上線發行。魯先紅作為男歌手以渾厚的音色、寬廣的音域,深化了遼闊的場景,仿佛一片山里紅花海展現在聽眾面前。歌詞通過“秋天依戀的風”“漫山醉人的紅”等意象,將秋日山林畫卷徐徐展開,同時將“思鄉情”、“童年夢”等情感與具象化的山里紅進行了深度的情感鏈接,形成具象化的情感表達,深化了歌曲思念故鄉的主題。旋律清新自然,平穩舒緩,緩慢的起伏變化,與歌詞情感內涵渾然一體。他以飽滿的激情和厚重的氣息支撐,使情感表達細膩、真摯而深沉。讓聽眾在對童年美好甜蜜的回憶回味中,感受到他鄉游子遠離故土、眷念故鄉的淡淡憂傷,與臺下聽眾產生了情感共鳴。
多才多藝的魯先紅還再給大家獻上了一首深情悠揚的笛子獨奏曲《惜別的海岸》。竹笛的悠揚音色和委婉旋律,帶著淡淡離愁別緒的情感,婉轉動人,通過竹笛特有的顫音、滑音等技巧,將海岸的遼闊與離別的哀愁巧妙融合,觀眾順著笛聲仿佛聽到了海浪聲,看到了海岸邊的漁火。

軍旅音樂家羅華黨創作的葫蘆絲獨奏《映山紅隨想曲》。采用了歌曲《映山紅》的主旋律,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曲子,經常在音樂教學中示范。要想演奏出新意有一定的難度,羅華黨通過對主旋律的變奏,讓曲子更加富有多變性和韻律感。通過葫蘆絲獨特渾厚的音色,悠揚的旋律仿佛聽到翻山越嶺的行軍腳步聲,又仿佛帶著山區樸素的老百姓對新社會、新生活的強烈渴望,悠揚的曲調中飽含著樂觀、浪漫、豪邁的革命情懷,細膩地傳遞了山區老百姓渴望解放、軍民魚水情、銘記革命友誼的情感。

高正輝演奏的口琴獨奏作品《揚鞭催馬運糧忙》,原來是魏顯忠創作的笛子獨奏曲,民間知名度非常高,是各地縣區級音樂會經常演奏的曲目,后被改編為口琴演奏。樂曲以東北民樂風格為基礎,熱情明快,生動樸實。通過顫音、下歷音、頓音等技巧,刻畫了農民駕馬車運糧的歡快場景,展現了豐收后的喜悅與自豪。口琴演奏版的引子部分,快速奔馳音型與顫音結合,營造出農民豐收的熱鬧紅火的趕車場面,畫面感、動感都很強。通過口琴的滑音、疊音等技巧模擬馬蹄聲、車輪聲,生動再現了揚鞭催馬的繁忙勞動場景。旋律中蘊含的熱烈情緒呈現了農民樂觀的心態。

近年來,太極拳表演常出現在三八節、重陽節等慶典或文化活動中,通過集體演練或個人展示形式,弘揚傳統文化,展現當代女性的自信與活力。太極拳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國粹文化展演、表演項目,由知名太極傳人梁翠平女士表演,她熟練的動作展現出太極拳柔美與協調的美感與魅力,通過剛柔并濟的演練方式展現獨特的韻味。她的太極拳表演注重動作的流暢性與連貫性,常見動作包括攬雀尾、白鶴亮翅等,這些動作通過環抱、伸展等姿態展現柔美身姿,形成“以柔克剛”的獨特風格。表演者身姿挺拔,眼神專注堅定,通過呼吸與動作的配合,將“氣韻”融入演練中,形成內外兼修的氣質、“心靜自然涼”的獨特氛圍感。

知名男高音歌唱家劉中一為大家演唱了《靜靜的黃昏》。他的聲音渾厚而明亮,展現出歌曲優美的旋律與情感張力。把男聲特有的渾厚音色和沉穩的敘事感表現得淋漓盡致,與歌詞中“夕陽緩緩落”“炊煙裊裊升”的黃昏意象形成呼應,營造出天地從容的宏大氛圍。演唱時對“笑也純真”“心也純真”等細節的細膩處理,展現了男性視角下對鄉村生活的獨特詮釋。作品將民謠旋律與民俗音樂元素結合,男聲演唱時通過強弱對比強化了"小河輕輕唱,青山脈脈聽"的擬人化意境,展現出田園牧歌的優美畫面和“一頭老牛一牧童”的勞動場景。結尾處“青山默默聽”的漸弱處理,呈現男性特有的內斂、含蓄抒情方式。

北京時代英杰經濟文化院院長李笑天給大家獻上一首馬來西亞民歌《星星索》。這首歌曾經于2024年9月下旬在藍夢之歌國際郵輪頂層夾板露天晚會上演唱過,當時參加晚會的上千人,這首歌是晚會的開場曲,場面宏大而壯觀,嘹亮的歌聲在海上夜空中飄揚。這次是室內演唱,李笑天對歌曲作了細膩的處理,歌者喜悅地望著遠方的海岸,抒情悠揚,表達了印度尼西亞人民熱情似火、渴望摯美好愛情的心情,緩慢的“星星索”伴奏,還有臺下觀眾的掌聲呼應,非常富有故事感和畫面感。歌曲開頭的“嗚喂”仿佛站在船頭的呼喊聲,呈現出歌者嘹亮豪邁的激情,非常具有帶入感和現場感;“風兒呀吹動我的船帆,船兒啊隨著微風蕩漾,送我到日夜思念的地方”,仿佛置身于熱帶海洋上威風吹動著船帆,“我的心像東方初升的太陽”,歌者告訴姑娘耐心地等他歸來團聚,站在船頭向海岸邊遙望,盼望盡快看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姑娘。
在熱烈的掌聲中,李笑天又即興增加一首中國青海民歌《在哪遙遠的地方》,他取下三腳架上的話筒演唱,因為話筒架遮擋視線,他在唱到“我愿拋棄了財產,跟她去放羊”的時候,突然用手推倒了話筒架,這個動作是一舉兩得:既表達了歌者拋棄財產的決心,又巧妙地把遮擋視線的話筒架清除。現場一片喝彩聲,把聯歡會推向一個歡樂、詼諧的小高潮。

一陣激情澎拜的器樂和聲樂之后,文藝聯歡會放慢了節奏,也轉換了風格。接下來是女生對唱《臺灣女孩》,對唱者是是一對母女,母親叫覃列,女兒叫趙佳盈。這是一首原創音樂作品,由史松作詞,李成文作曲。這首歌曲風格偏向于甜美流行,突出臺灣女孩的陽光特質。母女倆通過歌曲展現出臺灣女孩熱情、陽光、知性、介于傳統與現代之間,散發出東方女性的柔情蜜意與含蓄之美。

北京薈聚英才基金會會長楊克強給大家演唱了一首意大利男聲獨唱歌曲《我的太陽》。這首歌被世界歌王帕瓦羅蒂演唱后風靡全球,成為大型演出活動的經典曲目。歌曲高亢奔放的音樂風格與激揚浪漫的旋律,華麗流暢,情緒飽滿,采用典型的意大利式抒情曲風,節奏明快且富有感染力。歌詞中“太陽”既象征陽光明媚的自然景象,又隱喻愛人燦爛的笑容,通過自然與情感的融合——“還有個太陽,比這更美”,形成遞進式抒情,從自然界的太陽,轉換到歌者深愛的姑娘比太陽還美麗,升華了歌曲主題,傳遞出對忠貞愛情的贊美。

詩歌朗誦《致橡樹》也是很多文藝晚會的保留節目,特別大學生和知識分子為主要觀眾群體的晚會更是如戲。作者舒婷,她是中國當代朦朧詩的代表人物,這首詩也是她的代表作。朗誦者是本次活動主持人、語言培訓師張晨曦。她深情、細膩地傳達了原作的詩情畫意和當代女性剛柔并濟、自立自強的時代個性,超越了古人對女性“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評價語境,她用柔美、堅定的語氣,表達出當代中國女性在家庭、社會、事業等領域“能頂半邊天”的才華與勇氣。

楊茂林先生作為社團工作者代表參加了演出,他朗誦了劉連英女士創作的詩歌《誠信之歌》,作品通過時空轉換、表現了中國自古以來重視誠信的文化傳統,鏈接到當今的商業社會,誠信依然是中華商業文明的基石,古人“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等,允許中外記者采訪,中國現實社會找到誠實守信的范例,是對誠信美德和理念的一種贊美。

本次聯歡會唯一一個與觀眾互動的積木是魔術表演,張俊玲是一位長期喜歡并且學習、演練的魔術愛好者,她給大家表演了《無中生有》——從空兜子里變出幾根繩子,又把剪短的繩子接上。還現場表演了驚險的《快刀切手》,讓大家在驚險刺激的懸念中獲得美感和娛樂享受。

單人舞《綠羅裙》由中學生賀馨雅表演。《綠羅裙》以古典舞為基礎,融合漢舞元素與折扇技法,折扇作為核心道具,通過開合、旋轉等動作強化舞蹈的韻律感,展現“漢舞佳人”的靈動氣質。作品圍繞“綠羅裙”的意象展開,或描繪荷葉仙子的搖曳飄逸,或演繹春風十里的浪漫,部分版本加入夏季清爽風格的編舞;單人獨舞有一種行云流水般的自由與靈動感,體現出東方天人合一的獨特審美情趣。

京歌與戲劇結合的節目《神女劈觀》由內蒙通遼市新世紀學校高中生王智慧同學表演,她是這場活動唯一一位上午提前到演出現場排練的演員。《神女劈觀》 是《原神》中云堇的戲歌,其特色主要體現在文化融合與敘事創新兩方面:唱段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戲曲藝術與當代動漫藝術的融合。典故運用:如“曲高未必人不識,自有知音和清詞”出自《列子·湯問》“高山流水”典故,并沿用古代文人作詞的“一唱一和”的傳統。這首歌的戲曲元素比較突出,她的表演結合了皮影戲風格、手勢設計(如蘭花掌寓意分離),以及京劇服飾,作品采用了隱喻手法:云堇唱詞暗示申鶴母親死亡,并通過“折單復難雙”手勢隱喻角色命運轉折。在視覺設計上,舞臺背景采用皮影戲全景,畫面色調變化(深紫轉血紅)強化情感張力。該作品因文化內涵豐富、敘事手法創新備受新生代年輕人喜愛。

女高音歌唱家趙昌華因為有其他活動需要趕場,特意告訴會務組把她的演出順序從前邊調整到后邊,十分敬業的她擔心遲到。歌曲《親吻祖國》是由雷子明填詞,戚建波、南利華譜曲的愛國歌曲,創作于香港回歸時期,以海外華人視角抒發對祖國的思念。歌詞通過“親那長城的脊梁”,“親那黃河的血液”等意象化表達,融合排比遞進手法,展現多層次的家國情懷。資深藝術家趙昌華的演唱以大氣磅礴的聲線詮釋作品,“聲線優美、音域寬廣、情感細膩”,能夠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

《我也是草原的孩子》是聯歡會最后一個單人演出的節目,由來自蒙古歌歌手關欣演唱。這是一首融合蒙古族傳統音樂元素的歌曲,由崔富創作,斯琴朝克圖作曲,分為獨唱、合唱兩個版本。其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歌曲融合了蒙古族長調、 呼麥等傳統技法,展現了草原文化的獨特韻味。歌詞以“草原的孩子”為切入點,表達了對草原的深厚情感,既包含對故鄉的眷戀,也體現了草原知青群體對那段歲月的集體記憶。歌曲通過“圣潔的氈房”“草原的乳汁”等意象,將草原與人的生命緊密相連,傳遞出對草原養育之恩的感恩之情。

歷時兩個小時的聯歡會在全體演職員合唱《難忘今宵》的群聲大合唱中落下帷幕,大家合影留念,并錄制小視頻祝賀北京時代英杰經濟文化院成立5周年。第一次參加活動的聲樂愛好者表示,一些離退休人士許多人喜歡唱歌,希望能參加北京時代英杰經濟文化院舉辦的聲樂培訓班。本次活動策劃兼導演李笑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這場聯歡會雖然六月底已經有了初步方案,但是因故推遲后再次啟動,通知演出僅有兩天時間,其中一半的節目與原來的節目單有所調整。這次活動的順利舉辦,充分說明了他們所堅持23年的萬賢匯人文沙龍已經有了很好的群眾基礎,而且經常參加沙龍活動的人群,與其他商務和社區活動相比,層次較高,高級知識分子幾乎占三分之一。這個沙龍平臺一直堅持公益性,具有了一定的社會文化和社群活動品牌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