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綜合 > 正文

    “青春綠”牽手“志愿紅”,“環保崗”按下“美顏鍵”

    ——北京市通州區京貿國際城社區垃圾分類桶站值守志愿服務紀實

          天之水網訊(記者 常魁星 通訊員 王小蓮 )今年夏天,北京市通州區京貿國際城社區組織社區黨員、志愿者、青少年開展了“垃圾分類桶站值守”系列活動,通過“黨建引領+多方聯動”模式,精準引導居民源頭分類,讓“隨手扔”變為“隨手分”,為社區環境按下“美顏鍵”,以“黨建引領聚合力”推動“綠色風尚新生活”,進一步鞏固了垃圾分類成果,提升了居民源頭分類準確率。

             “支部牽頭”部署,“物業聯盟”協同

             7月18日,社區黨支部書記牽頭召開垃圾分類桶前值守部署會議,明確社區工作人員在值守過程巡查工作內容和注意事項。重點關注志愿者服務期間是否主動按時到崗、是否主動跟居民接觸提醒居民垃圾分類入桶,切實發揮志愿者值班的倡導和促進作用。社區工作者檢查志愿者的袖標、馬甲裝備是否齊全,展示志愿者服務形象,引起更多社區居民關注并參與垃圾分類行動。

             7月25日,社區聯動物業保潔主管及保潔人員召工作協商會,明確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及桶前值守人員的具體職責。強調值守人員要積極引導居民正確分類垃圾,并對投放錯誤的居民進行耐心指導和糾正。與物業保潔主管就垃圾分類、轉運等環節進行了詳細溝通,確保垃圾處理流程順暢,減少環境污染。強調了值守人員的工作紀律和考核標準,以保障垃圾分類工作的有效推進。

             “青少年”接力,“小衛士”值守

            7月28日,社區組織參與桶前值守志愿服務的青少年開展崗前培訓。培訓內容涵蓋垃圾分類的基本知識、各類垃圾的正確識別方法、引導居民準確投放垃圾的技巧,以及值守過程中可能遇到問題的應對策略。志愿者們認真聆聽,積極參與互動環節,并通過模擬演練進一步加深了對垃圾分類工作的理解。自7月29日起,志愿者們分別在上午8:00至9:00和晚上19:00至20:00進行桶前值守。

             “姐姐,這個塑料瓶是可回收物,要放藍桶!”身穿環保綠馬甲的青少年志愿者主動上前提醒居民正確投放垃圾入桶。為保持垃圾分類投放點的整潔與衛生,志愿者們還在引導之余及時清潔值崗周邊的垃圾桶。他們以稚嫩卻堅定的聲音、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用實際行動為社區的環保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

              構建長效治理新機制,打通分類“最后一公里”

             8月1日,社區針對參與桶前值守的老年人志愿者進行了崗前培訓,組織15名志愿者開展為期10天的值班服務。志愿者們佩戴紅袖章、手持分類指引牌,準時出現在小區7個垃圾投放點位。值崗期間,志愿者不僅糾正居民的錯誤分類,還為居民發放垃圾分類宣傳手冊200余份,引導居民學習科學分類知識,養成有效分類好習慣。

             近幾年,京貿國際城社區一直通過垃圾分類知識科普講座、趣味游戲宣傳、文明行為促進以及桶前值守等多種形式,帶動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行動,激發居民的環保主人翁意識,在社區內形成“人人知曉分類、人人參與分類”的綠色文明新風尚,將垃圾分類從“被動遵守”內化為“主動習慣”。今后,社區將持續聯動物業、聚合社區志愿力量,開展多種形式的環保促進服務,共建綠色環保社區。

     

     

    專欄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