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文學 > 趙安生專欄 > 正文

    秋箋:寫在風里的信

    秋箋:寫在風里的信

    時序更迭,自有其隱秘的征兆。天色忽然高遠,云絮抽成極細的絲,恍若天神正在天際晾曬一匹素絹。推窗時,一陣涼風掠過手背——那不再是夏日的風,夏風黏膩潮熱,而這陣風里分明摻著薄荷般的清冽。于是知道,秋來了。

    nEO_IMG_微信圖片_20250911180142_142_38

     

    梧桐是最先知曉的。葉緣悄然泛起黃邊,如同信紙被歲月浸染出的毛邊。每一片葉子都成了一枚書簽,標記著季節翻頁的刻度。風起時,它們掙脫枝頭,以盤旋的姿態完成最后一次舞蹈,最終安靜地泊在青石板上,層層疊疊,仿佛是秋日寫給大地的第一封信。

    nEO_IMG_微信圖片_20250911180144_143_38

     

    稻浪是秋天最沉靜的微笑。田野間,萬千穗子低垂,閃耀著日照賦予的金黃。農人的鐮刀劃過,稻稈應聲而倒,發出細微而清脆的斷裂聲。那聲音里藏著春耕的期盼、夏耘的汗水,和如今秋收的篤定。它們被捆扎成束,整齊地立在田埂上,像是大地蓋上的一枚枚郵戳。

    nEO_IMG_微信圖片_20250911180147_144_38

    桂花則泄露了秋天的心事。細碎的花朵藏在葉腋間,香氣卻洶涌而出,乘風漫過小巷院落,沾上行人的衣襟。這香氣不似春花那般張揚甜美,而是含蓄的、溫暖的,帶著某種欲言又止的纏綿。你循香望去,只見滿樹繁星,仿佛是誰將思念研磨成金粟,綴在秋的衣角。

    nEO_IMG_微信圖片_20250911180148_145_38

    月是秋天的另一枚印章。升得越來越高,光華卻愈發清潤澄明。夜涼時,它靜靜懸在窗欞外,像一枚銀色的信箋,照亮游子枕上的鄉愁。古人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原來千年以來,秋月照見的都是同一份思念。

    nEO_IMG_微信圖片_20250911180150_146_38

    院中的蟋蟀開始吟唱。它們的歌聲從石縫草間浮現,清越而執拗,一聲接一聲,織成夜晚的經緯。那不是喧嘩,而是寂靜的另一種表達——是秋天在用蟲語書寫那些未盡的思緒。

    街角飄起糖炒栗子的甜香,爐火映亮小販含笑的臉。熱騰騰的栗子被裝在紙袋里,溫暖著路人的手心。這是秋天最樸素的饋贈,是寫在人間煙火里的溫柔詩行。

    nEO_IMG_微信圖片_20250911180152_147_38

    秋天是一封長信。它以風為筆,以霜為墨,以漫山色彩為箋紙,一字一句寫下時光的密語。它寫稻谷的豐饒,寫落葉的靜美,寫桂花的暗香,寫月光的澄澈。而我們都是收信人,在漸涼的天氣里,讀這封來自季節的信,并在其中讀到自己——那些關于收獲、失去、思念與安寧的心事。

    信末,秋天不曾署名。它只留下漫天的霞光,和一地溫柔的寂靜。

    專欄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李曉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