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西藏
●馬曉春
西藏的色彩是鮮明的、多樣的,藍天、白云、綠草、清水、彩幡……廣袤的雪山,湛藍的湖泊,泛黃的草原,布達拉宮高聳入云,大昭寺金碧輝煌……多彩西藏,是我魂牽夢繞的向往。
這里是我奉獻青春、保家衛(wèi)國的地方,年輕的夢想翱翔,純潔的靈魂茁壯。2023年10月中下旬,帶著退伍三十載的期許,我搭乘成都至拉薩的Z323次列車,走向多彩西藏。
進藏的火車在西寧換供氧的車廂,到格爾木再換上高原上行駛的車頭。列車像一條巨龍在天路上飛馳,青海湖、昆侖山脈、玉珠峰、可可西里無人區(qū)、沱沱河、唐古拉山、措那湖、羌塘無人區(qū)、羊八井遂道……高聳入云的雪山、廣袤無垠的草原、寧靜神秘的湖泊,這些壯麗景色猶如仙境般在我眼前掠過。
經(jīng)過20多個小時的跋涉,列車終于在第二天早上8時抵達拉薩市。以布達拉宮為藍本設(shè)計的拉薩站,處處可見藏族傳統(tǒng)建筑的元素。從車站遠眺,遠方布達拉宮清晰可見,驚喜之情溢于言表,這不就是夢里多次出現(xiàn)過的地方?
朋友接上我后,先找賓館安頓下來。然后,帶我去原來的部隊營房看看。如今的拉薩市區(qū),高樓林立,繁華璀璨,充滿了現(xiàn)代化城市氣息,再也找不到原來的樣子。我們向遇到的駐地部隊打聽,終于找到原來團部的地方,哨兵接過退伍證,卻也無法說清連隊的去向,帶著失落和無奈,遺憾和無助,徹底打消了尋找連隊的念想。
拉薩周圍都是山,黑灰色的石頭突兀在那里,略略有些冷峻的樣子。離天最近的地方,光禿禿的山戀疊障,纏綿繚繞,富源遼闊,雄偉壯觀,給人力量,也忘掉了少許憂愁。燦爛的陽光,潔白的云朵,湛藍的天空下,點綴著凌空屹立、巍峨壯觀的布達拉宮,美的令人震撼,美的令人窒息。
我們坐車駛過拉薩河,河水清澈見底,碧綠剔透,似乎天和地的距離就是通過山和水來體現(xiàn)的。河邊的樹葉泛黃,遠遠望去姹紫嫣紅,似一幅美麗的圖畫襯映著拉薩河。“當年,我們不畏數(shù)九嚴寒,每人喝了半斤白酒后,跳入河里撈垃圾,將拉薩河清理得干干凈凈,通過五公里越野將嚴寒驅(qū)散”,我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去看看濕地的那條河”,朋友指著東郊方向說道。來到沼澤地這條清澈見底的河旁,我向朋友講述著當年寒冬,我們部隊硬是用雙手在這片沼澤地中挖出一條河的艱辛。河水緩緩流動,無聲訴說我們身著滿是淤泥的軍裝,跪著挖、爬著拖,戰(zhàn)天斗地、支援建設(shè)的挖河往事。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遠遠近近,山水交融,晶瑩剔透的河水,蜿蜒曲折的河道和金黃的草地,構(gòu)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走在布達拉宮廣場,我能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氛圍和宗教信仰。這座有1300年歷史,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偉的宮殿,是藏族建筑藝術(shù)杰出代表的宮堡式建筑群,無限衍伸著藏文化的燦爛。宮殿主要由紅宮和白宮組成,中間最高的紅宮是舉行宗教儀式的重要場所,周圍的白宮主要為達賴喇嘛的生活和政治活動中心。登上布達拉宮,俯瞰整個城市,我仿佛與神對話,在宇宙的寬廣中感到自己的渺小。噶丹·杰倫,這座藏傳佛教的圣地讓我陶醉其中。此刻,眼前掠過我和戰(zhàn)友們在布達拉宮前合影、歡笑的場景……懷念青春,想念軍旅,淚水早已模糊了我的視力。
聽說我來了拉薩市,馬維杰專程從日喀則趕了過來。我?guī)嚼_市文聯(lián),拜訪了老鄉(xiāng)馬可尼主席。馬主席安排我們在拉薩市文聯(lián)會議室舉行作家協(xié)會交流活動,我們互贈了《康樂》《拉薩河》等刊物,暢談了辦刊經(jīng)驗。活動結(jié)束后,我們送馬維杰去貢嘎機場,途中高速公路箭頭指向曲水縣的方向。光禿禿的石山,宛如絲帶的河流,望不見邊的荒灘,田野里金黃色一片。“當年,我們在這里扎帳篷、搞拉練,野外集訓,高炮打靶,留下難忘的軍旅瞬間”,朋友津津有味地聽著我的講述。返回拉薩市區(qū),我和朋友走訪了經(jīng)營賓館、餐廳、藥店的康樂籍鄉(xiāng)親,他們艱苦創(chuàng)業(yè),收入穩(wěn)定,在這里開辟了新的天地。
本來說好去拉薩市方志辦交流,但由于方志辦主任兼任副秘書長,公務(wù)繁忙脫不開身,只好再約時間。第三天,我應(yīng)邀來到堆龍德慶區(qū)與方志辦主任雷鳳交流了志書、年鑒、“兩志”等編纂經(jīng)驗,互贈了《康樂縣志(1986——2005)》和獲得全國二等獎、全省一等獎的《康樂年鑒》精品,以及設(shè)計美、質(zhì)量高的《堆龍德慶區(qū)志》《堆龍德慶年鑒》等。隨后,又走訪了1000戶康樂商戶經(jīng)營的堆龍德慶區(qū)電焊城和隨處可見的餐飲、運輸、賓館等行業(yè),康樂人創(chuàng)業(yè)經(jīng)商的情況。
離布達拉宮不遠,便是有著1300多年歷史的大昭寺了,這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它是西藏現(xiàn)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建筑,經(jīng)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擴建,才形成了現(xiàn)今規(guī)模。緊挨著的八廓街又名八角街,是拉薩著名的轉(zhuǎn)經(jīng)道和商業(yè)中心,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傳統(tǒng)面貌和居住方式。這里更是整個拉薩老城藏式建筑代表和藏文化象征,走在八廓街上,看到路上不時有磕長頭的男女藏民,歲月印記的臉上布滿了虔誠于莊重。街頭藏式工藝品琳瑯滿目,讓人感受到西藏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作為倉央嘉措詩的創(chuàng)作者,早就想來看看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密宮——八廓街東南角的瑪吉阿米。它外觀呈黃色,在眾多白色的建筑中略顯突出。看著不息的人流,我沉醉在倉央嘉措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中……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 轉(zhuǎn)山轉(zhuǎn)水轉(zhuǎn)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隨后,我們?nèi)ミ_賴七世格桑嘉措興建的羅布林卡游玩。買門票時,沒想到退役軍人優(yōu)待證給我優(yōu)惠了半價。羅布林卡始建于十八世紀40年代,是歷代達賴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園內(nèi)有植物100余種,不僅有拉薩地區(qū)常見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異草,還有從內(nèi)地移植或從國外引進的名貴花卉,堪稱高原植物園。建筑以格桑頗章、金色頗章、達登明久頗章為主體,是西藏人造園林中規(guī)模最大、風景最佳的、古跡最多的園林。藏式建筑成群的園內(nèi),有修葺工整的花池草坪,玲瓏別致的涼亭水榭,還有戲臺和木制的桌凳。快到羅布林卡門口時,一陣現(xiàn)代音樂吸引了我們,原來是藏服模特走秀,俊男俏女,霓虹閃爍,仿佛使人置身于都市模特大賽現(xiàn)場。
“星期天咱們一塊去爬拉薩南山,南山公園是一個像鷹一樣俯視拉薩市區(qū)的神奇地方”,拉薩市文聯(lián)馬主席打電話邀我。我和朋友從位于布達拉宮正南方的南山公園門口買了礦泉水爬山,羊腸小道兩旁水柱噴射,荒山綠化成效很大。天南海北的游客爭先恐后,拍照片、視頻。山頂,“祝福祖國”幾個字映入眼簾,“這是當?shù)卣顿Y80多萬元,讓堆龍德慶區(qū)康樂電焊鋪做成的,靠電焊大多數(shù)人成了暴發(fā)戶”,朋友說道。我不僅感嘆著康樂電焊品牌在西藏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山頂,整個拉薩城區(qū)風景盡收眼底,清澈的拉薩河如一條藍色的絲帶飄過,頓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感覺,我們將最美的風景在抖音、快手展現(xiàn)。之后,我們?nèi)ギ斝劭h和那曲地區(qū)班戈縣之間的納木錯湖游玩,納木錯湖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國第三大的咸水湖,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納木錯湖千姿百態(tài),湖光山色,天成良畫,碧綠清澈,云峰倒映,讓人驚艷,攝人心魄,仿佛有無盡的玄妙。
“林芝是西藏江南,一個不像西藏的地方!在那曲市做蟲草生意的流川鄉(xiāng)黨川鄉(xiāng)親馬買色吳,還在拉薩經(jīng)銷汽車,咱們借他的豪車浪走”。朋友說著,打電話借來了“酷路澤”越野車。吃過早點后,我們駕車沿著拉林高速公路出發(fā)。一路上,我們越過山川、跨過河流,看到小村愜意,雪山清涼;一路上,我們看見五彩斑斕的樹林,從山前到山頂,從眼前到遠方;一路上,我們感受陽光渲染著大地,照著流水,一片金黃。
行至林芝市工布江達縣,我們決定到巴松措湖景區(qū)觀賞。拿出退役軍人優(yōu)待證,買門票的藏族姑娘優(yōu)惠了半價,我們坐著電瓶車進入景區(qū)。巴松措位于巴河鎮(zhèn)約36千米巴河上游的高深峽谷里,藏語中有“綠色的水”的意思。湖泊、森林、雪山、牧場、名勝古跡都被這片區(qū)域融合。湖心處有一個扎西島,有的人說這是個“空心島”,島嶼并不和湖底相連。景區(qū)古樸的建筑,碧草藍天,湖水清澈,是一個愜意的世外桃源。
下午,我們到達具有雪域江南、高原明珠之譽的林芝。做調(diào)味品生意的臨夏鄉(xiāng)親早就等候在八一橋旁,我們吃過晚飯,在臨夏人的賓館登記后,就迫不及待地上街游覽。一城山水經(jīng)典,百里風景畫廊。這里是一座旅游城市,抬頭就是雪山、藍天,整個城市被雪山、林海包裹。山連綿起伏,像一條長龍,在天空盤旋。川菜館布滿全城,藏式餐廳隨處可見。鋼筋水泥建筑與藏式雕花完美結(jié)合,各式各樣的酒店幾乎占據(jù)所有建筑的三分之一,蟲草、雪蓮、藏紅花等雪域高原特產(chǎn)店星羅棋布,超市、小吃街聚集的地方就是林芝最繁華的工布老街。最明顯的地標就是牦牛廣場上的幾只牦牛了,雄壯威武望著游客來的方向。鄉(xiāng)親說,他年收入70~80萬元,在林芝購買了鋪面,這樣的臨夏人還很多,并帶我們?nèi)タ磁R夏人經(jīng)營的賓館、餐廳等。
第二天,吃過早點,我們駕車沿318線向波密方向駛?cè)ァN《氲拇笊健⒚艿纳郑患t色、黃色、橙色、白色、綠色染成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各種色彩在這個季節(jié)里交織在一起,像是一首未完的詩,讓人產(chǎn)生無盡的遐想。每一座山峰、每一條河流、每一片森林、每一片草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人們述說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
11時許,我們來到了位于林芝市巴宜區(qū)海拔4728米處的色季拉山觀景臺。這里是觀賞南迦巴瓦峰最佳地之一,也是網(wǎng)紅打卡地,吸引著自駕318線的游客停留游玩。游客登臺邊彈吉他便唱歌,一首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回蕩山谷,響徹天際,呈現(xiàn)著極限自駕游客放飛自我的歡顏。
沿色季拉山觀景臺前行,路段多為崎嶇、臨水臨崖、長下坡急彎路段。一路上,徒步的、駕車的、騎行的…… 挑戰(zhàn)318線的游客源源不斷;一路上,磕長頭的朝圣者,千里不遙,堅石為穿,虔誠之至,令人感嘆。環(huán)視四周已經(jīng)被金黃色包圍,茫茫林海一望無際,細看大部分是筆直高聳的云杉樹,翠綠的松樹,猶如波浪起伏的綠海延伸山腳下,又是一層層的灌木叢,還有黃色的一片片牧場。于是,拿出手機,不時采集一幅恬靜而優(yōu)美的畫面。
走著走著,坐落在深山老林中的魯朗小鎮(zhèn)赫然出現(xiàn),射箭、賽馬的游客熱鬧非凡。據(jù)說,當年藏民射箭抵抗了英國侵略者,射箭已形成傳統(tǒng)體育和娛樂項目。這里被譽為“中國最美小鎮(zhèn)”,藏語意為“龍王谷”“神仙居住的地方”,還有“天然氧吧”“生物基因庫”等美譽,堪稱東方瑞士。周邊雪山林立,溝內(nèi)森林蔥蘢,林間還有整齊如人工修剪般的草甸,草原上一群群牦牛悠閑地吃草。
“聽說這里的石鍋雞赫赫有名,咱們嘗嘗吧”。在我的提議下,我們走進了一家臨夏人開的清真石鍋雞店,包著紗巾的回族女老板熱情招呼我們。她介紹說,石鍋雞是用南迦巴瓦峰下特種石頭鑿制的石鍋,燉煮當?shù)厣B(yǎng)的山雞,輔以川藏貝母、天麻、茸參等佐料,經(jīng)石鍋慢燉,味濃湯鮮。嘗著用野生中藥材烹飪的石鍋雞,我們不禁感嘆這是大自然的饋贈,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
吃飽喝足后,我們從魯朗小鎮(zhèn)出發(fā),穿過了東久明洞、拉月明洞等隧道,只見排龍江圍繞著雪山延綿不斷。一路上,山澗云霧繚繞,山下江水奔流,彎多、路窄,壯觀而柔美,驚險又刺激。“快看,排龍溫泉”,朋友喊道。于是,我們停車拍照。香蕉樹、獼猴桃樹……這里南方的樹種、花草應(yīng)有盡有。排龍溫泉是排龍門巴民族鄉(xiāng)以北的天然溫泉,有10個大小泉眼,是318國道西藏最低點。這里一座座的大山被綠油油的植被覆蓋,天氣炎熱,呈現(xiàn)的是夏天,我們不僅感嘆這次西藏之行歷經(jīng)了冬天、秋天和夏天的神奇景觀。通過明隆一號、二號隧道和小老虎口隧道,就是迫龍溝特大橋。帕隆藏布江上,迫龍溝特大橋飛跨迫龍藏布大峽谷,清澈的江水流湍急促,雪峰忽隱忽現(xiàn)。過了迫龍溝特大橋,就來到海拔1800多米,屬峽谷地段的波密縣通麥鎮(zhèn)。“車過帕隆道,險處不許看”,通麥前10公里的帕隆是川藏線上聞名的天險,如今天險已被隧道消除。帕隆藏布江從通麥流過,它與雅魯藏布交匯之處就是著名的馬蹄形大拐彎弧頂處。通麥特大橋是一座獨塔單跨鋼桁架懸索橋,是川藏公路的“咽喉工程”。找寬點的地帶停車后,我們走到狹窄的通麥特大橋上,拍跨越易貢藏布江的奇特美景。
走過通麥特大橋,不遠處就是通麥天域農(nóng)莊。路旁,一塊蘭州拉面的招牌吸引了我們,停車才發(fā)現(xiàn)拉面館正在裝修。我們想在農(nóng)莊買些水果,被門口拴著的狗攔住,農(nóng)莊沒人,只好作罷。由于返程期將至,我們遺憾結(jié)束了這次旅行,趕回拉薩市已是晚上12時了。
多彩的西藏,美不僅僅在于那些名勝古跡和自然風光,更在于那份靜謐與慢生活的情感。西藏之旅是我一生中最珍貴的經(jīng)歷,無論是拉薩的莊嚴與壯麗,還是林芝的寧靜與美麗,在這片神奇而神圣的土地上,我收獲了對自然的敬畏與贊美,讓我感受到生命的無限可能和奇跡。
除了天堂,唯有西藏。期待再度進藏,去沒有走完的地方,到千里之外的阿里昌都,看皚皚白雪的珠穆朗瑪,探索更多神秘,沐浴多彩魅力。
作者簡介
馬曉春,東鄉(xiāng)族,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學會會員,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方志出版社志鑒編纂專家,甘肅省詩歌創(chuàng)作研究會會員,甘肅省第四屆地方史志學會理事,甘肅省行政區(qū)劃與地名專家?guī)鞂<遥拭C省東鄉(xiāng)文化研究會理事,臨夏州時政評論員,康樂縣民族團結(jié)進步形象代言人,康樂縣作家協(xié)會主席,康樂縣文學藝術(shù)界聯(lián)合會三級調(diào)研員。主編出版《康樂縣志(1986--2005)》《康樂年鑒》8部,著有《新聞輯錄》《文苑花絮》《心靈的放歌》《劃過指尖的流年》,先后在中國作家?guī)臁⒅性娋W(wǎng)、《甘肅經(jīng)濟日報》《民族日報》等,發(fā)表文學作品860多篇(首),其中有40多篇獲獎。2019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團結(jié)進步創(chuàng)建先進個人”等榮譽。接受中央電視臺10頻道、央視“仁文康樂”欄目組、甘肅電視臺都市頻道、甘肅廣播總臺農(nóng)村廣播、新甘肅客戶端等采訪報道,事跡被錄入《康樂年鑒(2021)》和第4期《康樂》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