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光明照蜀川
——"四川有電"120周年
穆明祥
從城都銀元局第一盞微弱的燈光亮起,
標志著四川電力事業步入發軔的起點,
這不僅開啟了四川電力工業的新紀元,
也見證了技術與時代變革的明媚春天。
南充城區首次歷史性地點亮了電燈,
又為四川電力事業翻開嶄新的章篇,
夜間的街道有了可以照明明的路燈,
其它公共場合也有了照明設施出現。
曾經每家只能分到一個15瓦的燈泡照亮,
這種情況竟然持續了10余年的時間。
隨著南部縣新安電廠成功試車發電,
為城鄉提供照明服務能力增加明顯。
時間回望1921年,駱敬瞻自海外留學學成歸來,
發現南充青居地區具有水利發電的潛力和資源,
經過兩年時間籌備邀請水利專家勘察論證設計,
于1942年6月電站啟動開工修建,
歷時1年零9個月工程竣工并相繼開始發電,
其為四川電力事業發展做出里程碑的貢獻。
新中國迎來了陽蓲萬物的明媚春天,
電力事業發展也出現了嶄新的局面。
1952年1月,儀隴縣人民電廠應運而生,
隨著一臺35千瓦的火電機組開始運轉,
從此儀隴縣踏進了有電史的光明門檻,
同時也使其經濟與民生有了向好發展。
憶昔撫今四川電力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一路向前,
當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的和煦春風把神州大地吹遍,
在四川電力市場面臨供應嚴重不足的較大困難之時,
改革的強勁東風讓四川電力市場走出困境得以發展。
1990年初,四川電業開始實行電力市場化改革,
引入競爭機制有效提高電力供應能力和服務手段;
2000年,四川電力市場正式進入國家電力市場體系,
開始參與全國范圍內的電力交易宏觀體驗;
2002年,四川電力市場啟動電力競價交易,
標志著電力市場改革進入到較高深化階段;
2015年,四川電力市場全面實施市場化改革,
政府定價已成為歷史而市場化定價從此開端。
隨著電力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
四川的電力供應能力提升極其明顯,
不僅保障了人民群眾生活用電需求,
也充分滿足了經濟社會的發展用電。
四川電力市場通過競價交易方式的有效實施,
合理的電力市場價格機制逐步得以充分完善;
與此同時,四川電力吸引各方投資者廣泛參與,
在市場激烈競爭中實現電力市場主體多元發展;
尤其是隨著市場改革的深入優化積極探索求變,
四川電力市場交易規模不斷擴大可謂歷史空前;
通過深化改革競爭驅動科技引領與多元化開拓,
四川電力便成為國家電力市場組織的重要一員。
而今,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關注度的提升,
清潔能源將成為電力市場未來發展之優先,
并隨著電力市場競爭日趨加劇和綠色低碳,
水電、風電、光電等跨省交易已成為現實,
智能化技術在電力市場的應用進一步提高,
四川電力市場將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和挑戰……
相信,挑戰中蘊藏著機遇并通過考驗可助推發展,
川電人必將以嶄新的昂揚姿態面對考驗迎接挑戰,
并以百倍的努力加全身心對川電事業的熱誠愛戀,
一定能夠在新時代的號角聲中開拓進取奮勇爭先,
把新時代電力事業奮進的凱歌奏得越發嘹亮悅耳,
為我國電力市場的繁榮發展作出更加突出的貢獻!


